欢迎访问德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繁體中文| 统一登录| 数字政府旧版
当前位置:首页>德昌要闻>今日德昌

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肉兔养殖成为乡村发展新引擎

来源:凉山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3-13 09:39 [ 字体: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年来,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观音堂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策略,积极发展肉兔养殖业,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观音堂村通过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示范户”的联农带农机制,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而金希兔场,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核心项目,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关键。

顺势而为:闲置土地变成养殖基地

观音堂村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水源条件,原生态野兔数量多、分布广,发展肉兔养殖前景广阔。

金希兔场位于金沙傈僳族乡政府旁的山坡上。兔场占地30余亩,总投资约700万元。兔场内,有9个肉兔养殖大棚,上万只法国伊拉兔在标准化兔舍中欢快窜动,不时发出细微嘶叫的声音。原来的闲置土地如今成为可同时养殖2万余只,年出栏商品兔15万只以上的养殖基地。

金沙傈僳族乡副乡长王雷表示:“养兔业周期短、风险低,且有固定的肉兔企业和商家上门收购,保障了销路。这条路确实走对了。”他补充道,自2023年10月份第一批商品兔出栏以来,金希兔场的产值已达5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40多万元的纯收入。

科技赋能:从“经验养”到“科学养”

走进金希兔场,笼边的标签记录着每只兔子的品系、出生日期和防疫记录,兔场负责人纪正友正在将草料倒进食槽,他说:“我们注重细节和兔子的健康,60天的出栏周期和每只兔子5斤的均重,都离不开我们精准的温控和科学的饲喂配方。此外,兔场的自动化设施每小时清理一次粪便,不仅保持了兔舍的卫生,还将废弃物转化为果蔬种植的有机肥料,实现‘种养循环’。”

科技的应用是金希兔场成功的关键之一。金沙傈僳族乡与省内的龙头企业金博恒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派遣党员干部和养殖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疫苗注射到饲料配比,所有流程均采用科学化管理。此外,兔场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如翻白草和黄豆,这不仅改善了兔子的消化健康,还提高了肉质。

“联农带农”:小产业激活大民生

金希兔场的9个养殖棚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既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也可以参与饲草种植及兔舍管理,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

金希兔场工作人员纪保秀说:“我每个月工资3300元。从家里到兔场只要几分钟,守着家、带着娃,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

金希兔场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示范户”的模式,培育了20户肉兔养殖示范户,其中8户为党员示范户。合作社向示范户提供种兔和技术指导,并保底回收商品兔,养殖户年均增收超过5000元。

“我们家已经养殖肉兔半年了,从一开始的12只种兔发展到50只种兔,已经出栏三批共2000余只商品兔,净收入9000余元。我们不需要自己找买家,兔场会直接上门收购,不愁销路。”观音堂村养殖示范户兰志美说。

肉兔以其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和产肉率高的特点,在市场上备受欢迎。金希兔场的“轻资产、重联结”模式,正将肉兔养殖变成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王雷表示:“养殖肉兔的成功经验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肉兔产业链,建设冷链屠宰场并进行深加工,以此带动更多肉兔养殖示范户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王维华 杨扬 陈锐)

扫一扫手机访问当前页面